產(chǎn)地分布:
分布于我國黑龍江。吉林等省,朝鮮、俄羅斯(遠東地區(qū))也有分布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喬木,高可達20米,胸徑達80-100厘米。樹皮暗褐灰色,枝細長,小枝無毛;芽卵形、有光澤。托葉卵圓形,邊緣有牙齒,早落;葉柄長5-18毫米,初有短柔毛,后無毛;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達12厘米,寬達3.4厚米,基部多少鈍形,稀心形,先端長漸尖,邊緣有鋸齒,表面暗綠色,沿主脈初有短柔毛,后無毛,背面蒼白色,無毛。花序與葉同時開放,雄花序長2.5-4.5厘米,密花,直立或斜展,有花序梗,花序軸無毛,雄蕊5枚,中間3枚較長,達6-7毫米,兩側(cè)者較短,長約3-4毫米,花絲基部有短柔毛,花藥黃色,苞片倒卵形,有3-5脈,膜質(zhì),邊緣有長毛,腺體2,腹生和背生;雌花序長4-6(10)厘米,疏花,下垂,有梗、軸無毛,子房卵狀披針形,有柄,無毛,花柱2裂,柱頭披針形,2深裂,受粉后花柱連同柱頭逐漸脫落,苞片長圓形,先端急尖,膜質(zhì),邊緣和背部有疏長毛,脫落,腹腺2,在兩側(cè)基部常合生,背腺1或缺。果序長達5-15厘米,蒴果有柄,2瓣裂?;ㄆ?-6月,果期6-7月。
生長習性:
生于海拔300米的林區(qū)河邊。
繁殖培育:
用種子或插條繁殖。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